南朝起,盛行包粽子以纪念卓越的诗人屈原。到了唐代,粽子瓤有多种果仁,其味比单纯黍米要好。宋代有一种“艾香粽子”。元末明初,出现了箬叶裹的粽子。到明弘治年间,已用芦苇叶作粽皮,且在瓤馅中加有蜜糖豆沙、猪肉、松仁、大枣、核桃等。这样,粽子就发展到有荤有素,有甜有咸了。至清乾隆年间,出现了箬叶裹粽,中放火腿一大块的“火腿粽子”。 西安蜂蜜凉粽子,历史悠久。史籍中多有记述。在长安长大的唐代段成式所著的《酉阳杂俎》中记载:“庚家粽子,白莹如玉”。早在唐中宗年间,它就是当时盛行一时的“烧尾宴”上的一道佳肴。那时叫“赐绯含香粽子”(蜜淋)。后来,长安城里也逐渐出现了专门经营这种粽子的店铺,而且制做这种粽子的技艺已相当高超了。 制作原料:糯米、粽叶、蜂蜜 。 制作方法: 一、准备工作: 1、糯米淘洗干净,用水浸泡24小时,在浸泡过程当中要换水4、5次; 2、粽叶和粽绳放水中泡8小时左右后,放入锅中煮一下(可起到杀菌的作用); 二、包粽子: 1、取1张苇叶(有的叶子小,可以一次用2张或3张),对叠弯成漏斗状,底部的尖一定要收紧,不能有空隙; 2、加入糯米,铺满; 3、然后将苇叶折起,包裹严实,依照两边粽叶的方向包成三角或四角粽子,用绳扎好。 三、煮粽子: 1、锅中加足量的水(要完全没过粽子),大火煮开,放入粽子,水再次沸腾后转中小火煮一个半小时; 2、煮好后,捞出粽子,一个个摆放开,收干表面的水份; 3、煮熟后晾凉,待凉透后撒上蜂蜜、桂花酱即可食用。 四、操作提示: 1、粽子要捆紧,以免在煮的时候松散开; 2、煮粽子一定要水开后再下锅,煮粽子的水要全部没过粽子,不然没有浸到水的部分会煮不熟。 食品特点: 其色洁白,其形娇美,甜而不腻,入口回味悠悠。具有凉甜芳香、泌人肺腑的特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