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溪林下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。 本溪县盛产野生中草药材共计114科,970余种,名贵、常见药材有300多种,年产量5000吨,主要品种有人参、辽细辛、辽五味、刺五加等。到“十一五”末,本溪县已经发展以林下参为主的林地药材61.7万亩。 本溪林下参产地位于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(以下简称本溪县)境内。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小市镇、碱厂镇、南甸镇、田师付镇、东营坊乡、草河掌镇、农牧场,共计7个乡镇、场,56个行政村。地理坐标为东经123°55′43—124°45′24,北纬40°55′40—41°24′19,总面积19.629万公顷。2012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,证书持有人为本溪满族自治县林业产业发展局。 本溪林下参外形具有自然之美,表皮颜色为黄白色,浆气足,有光泽,外皮紧实,芦碗排列紧密,芦脖细长,多有艼1-2条,主根多为短横体,体长2-5cm,环纹细而深,须根清疏不乱细而长,质柔坚而不脆,珍珠疙瘩较多。 本溪县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,属于中温带湿润气候区,森林覆盖率达76.8%,雨量充沛, 年降水量为800-1000毫米,特定的地理条件及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其成为“辽药”的主产区。本溪县是长白山脉山参的主要产地之一,采挖历史已有几百年。据《清史稿》载,明万历七年(1579年),本溪地区已有人进山采药挖参,并进行土法加工。早在上世纪60年代,本溪县便是全国闻名的“药材生产基地县”和“辽宁省药材生产示范县”。本溪县也是最早实行山参人工栽培的县区。 林下参产业的经济效益已被各级政府和参农所认可,在全县中草药生产面积中,林下参有30多万亩,年产量1100多公斤,年产值3亿元以上,占有绝对优势地位。林下参所产生的经济份额在中药材总量中的比重逐年增加,已成为本溪县林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地域范围 本溪县林下参产于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(以下简称本溪县)境内,本溪县林下参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小市镇、碱厂镇、南甸镇、田师付镇、东营坊乡、草河掌镇、农牧场,共计6个乡镇,1个农牧场,56个行政村。地理位置为东经123°55′43—124°45′24,北纬40°55′40—41°24′19。总面积20000公顷。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(1)外在感官特征:本溪林下参外形俊秀优美,具有自然体态,表皮颜色为黄白色,浆气足,有光泽,外皮紧实,芦碗排列紧密,芦脖细长,多有艼1-2条,主根多为短横体,体长2-5cm,环纹细而深;须根清疏不乱,细而长,质柔坚而不脆,珍珠疙瘩较多。 (2)内在品质指标:本溪林下参总皂甙含量为4.5%以上。 (3)安全要求: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NY/T1043-2006《绿色食品 人参和西洋参》标准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