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过个腊八,长(chang)个杈把”是龙高地区的民谚,意思是腊八节过后,白昼时间一日长似一日,难熬的漫漫长夜就要缩短了。因此,本地居民腊八节即要庆祝一番,初七夜,居民手持长杈,围绕篝火,手之舞之蹈之,彻夜尽情狂欢。初八吃腊八面。腊八面很有讲究,初七即用上好的小麦粉加入灰水搋好面,以湿笼布覆盖,每隔半个时辰揉一次,揉过七八次之后,才用细而长的擀面杖擀成直径一米五左右的面片,选一块平整的地,用笤帚扫干净,用略湿的笼布揩去未扫净的细土,将面片晾在地上,待面片变得略干燥时,那面片可以用双手提起来,打眼瞭去,面片通体泛黄,黄中透白,呈透明状。接下来便是刂面了,圆面片经两次对折后,呈扇形,选一直角搭刀,一手按刀,一手按面,手劲使匀刂去,刂出的面以细而匀称为上乘。民谣传作“腊八面,似针线,几口气也吸不完,来年日子不断线。”形象地反映了对腊八面的审美要求和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寄托。面条做好后,便该是准备臊子汤了,原料一般选用黄花、芫荽、葱、豆腐、臊子、辣面、鸡蛋、红萝卜,豆腐是主料,切成厚约三毫米,长约六毫米的菱形。鸡蛋煎成厚约一毫米左右的饼子,然后同红萝卜一样切成菱形。菱形的豆腐、鸡蛋饼、红萝卜入汤后方可漂起来,煎汤讲究漂,汤煎好后,红白黄绿一起漂浮汇集,色香味俱全。这种漂汤的讲究不仅在于色香味,同样也反映了民众向上的愿望。经过演绎,本地居民也以“都想漂浮,谁沉底呀”含蓄的批评那些不肯忍让、不想吃亏、只想占便宜的人。 腊八这天天未亮,各家各户便起床生火了,大家每年都暗中使劲儿看谁家先端出腊八面来,博得头彩。各家男人蹲在大门外,面儿上说笑打趣,心里唯恐自家的腊八面端出来迟了,性急沉不住气得边说笑边咳嗽,给媳妇送信号。待盘子端出来,便急不可耐的冲过去,并不接盘子,捞起一双筷子,端一碗面条,急乎乎的走到其他未端上面条的汉子跟前,假意捞起一筷头面条,招呼大伙吃,实质上是炫耀自家面条的做工,其他汉子也便拱手夸赞头彩得主内人的手艺。 本地居民吃腊八面不叫吃,嫌俗气,叫吸,就是攒足一口气将一筷头面条吸到口腔里,不嚼断,图这个顺畅、绵长、久远的口感。面条入口后,柔滑、绵软却有筋丝,极具质感,在碗里泡一半个钟头不发浓,仍然有质感,这就是它独具魅力的地方。吸腊八面用的是安口窑、耀州窑的小花喇叭碗,白底蓝花,玲珑小巧,配上一团柔丝一样的腊八面,那可真是一种享受呀。吸腊八面时,主妇一般都会怂恿子女多吃几碗,颂之曰“腊八面,吸八碗,成龙成凤不一般”。 这种做工精细的腊八面、吸腊八面的情景传说是公刘居彬时,公刘的夫人发明的,后来公刘的后人迁居岐山,岐山将这种面称为臊子面,不过做工却已经没有彬县腊八面那么精细,口味也差了许多。岐山人具有商品意识,已经使臊子面成为一种地方小吃品牌。 |